广州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十年磨一剑,下一步完美

2024-08-31 20:16:55 体育 facai888

记者王伟、实习记者黄昊报道

7月下旬,经过近3个月的激烈角逐,广州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在广州市海珠区闭幕。作为广州市校园足球的传统赛事,广州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赛制最完善的一项城市校园足球赛事。本届联赛覆盖了全市11个区,共有244支队伍、超过5000名学生站上赛场,为了各自的足球梦想而战。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海珠区多所中小学,并采访了海珠区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对本届赛事及海珠区校园足球开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

十年磨一剑,自2014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广州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至今已走过第十个年头。

作为广州一项有历史的本土赛事,广州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的设计兼顾青少年足球普及和竞技两个层面,每年的赛事,既是全市各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学校)展示足球风采的平台,同时也是广州市校园足球发展的风向标。

2024年,联赛在赛制上发生了变化。小学男女子混合组5人制改为小学男子乙组5人制和女子乙组5人制,同时小学女子甲组从5人制改为8人制;初中组方面,男子甲组U15年龄段8人制分拆为初中男子甲组8人制和男子超级组11人制,两个组别之间进行升降级,此外初中女子组8人制的参赛队伍数量也有所增加;高中组方面,男女子组都将普通高中与中等职校合并,高中(中职)女子组从8人制改成11人制,高中(中职)男子组前四名升入高中男子超级组,高中男子超级组与上届中职组男子前四名合并,从16支队改成20支队,进行升降级。

改制后,11个组别的赛事分别为:小学男子甲组、乙组,小学女子甲组、乙组,初中男子超级组、甲组、乙组,初中女子组,高中(中职)男子组、超级组,高中(中职)女子组。

“广州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的组别设置,是广州市各区学校组建足球队的重要参考,我们之所以对比赛的组别和项目做进一步细分,一方面是为了给更多孩子参加比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各个学校能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水平组建校队,以此来增加广州市校园足球金字塔地基的厚度。”作为本届赛事赛制创新的推动者之一,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体育专干钱潇敏表示。另外,将赛事组别细分,也可以避免同组别队伍之间实力过于悬殊,“让更多学校看到能够冲击好名次的希望,大家参加比赛才会更有盼头。”钱潇敏补充说。

在钱潇敏看来,虽然今年的赛制已经得到进一步完善,但还需再做一些努力,才能达到“完美”状态。对于下一届比赛,钱潇敏希望能在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再做细分,首先是设置小学U8男女子组,以此将比赛真正延伸到小学低年级球员;其次是将初中女子组拆分,高水平队伍踢11人制,普通水平队伍踢8人制,以此促进初高中女子足球的衔接。“如果小学U8组和初中女子组这两个计划能够实现,那么我们的赛事就能真正实现全年龄覆盖,同时不同学段之间还能做到合理过渡衔接,那时候广州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就真是一项完美的比赛了。”

作为本届广州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的举办地,海珠区地处广州的核心区,这里有着开展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群众基础,素有“足球之乡”美誉,也是广州足球人才输出的“黄埔军校”。1950年代至今,海珠区涌现了大批优秀足球人才,如容志行、古广明、赵达裕、陈熙荣、胡志军、孔国贤、卢琳、林良铭、黄政宇等名将,其中在广州五中毕业的林良铭、黄政宇是现役国足队员。

近年来,海珠区的广州市第五中学、南武中学、后乐园街小学、江南二小始终保持校园足球龙头地位,南武中学的女足、广州市第五中学的男足稳居全省前列,聚德西路小学、东风村第二小学、晓港东马路小学、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大江苑小学的足球优势也日趋明显,校园足球已经成为海珠区的亮丽名片。

作为广州市唯一的“全国首批足球试点区(县)”,海珠区拥有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24所,广东省校园足球项目推广学校7所,广州市校园足球项目推广学校38所,广州市校园足球重点基地学校9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4所,并向国家、省、市级体育部门输送优秀足球人才272人、区级体校393人。

一直以来,海珠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足球这一传统优势项目,把足球运动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加大财政投入和高水平教练员人才引进的力度,以青少年足球和校园足球为抓手,大力发展社会足球,广泛普及与推动足球运动发展。

今年,海珠区不仅在赛事承办方面确保广州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圆满完成,而且在竞赛表现方面也交出了出色答卷。在11个组别的赛事中,海珠区共收获3个冠军、3个亚军、4个季军。2023年,海珠区在广州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中获得5个冠军、4个亚军、2个季军、2个第五名、1个第七名、1个第八名,为海珠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增光添彩。

出色的成绩背后,是海珠区校园足球联赛的持续开展和不断完善,用海珠区一些校园足球教练的话来说:有时成为海珠区冠军甚至比成为广州市冠军还难。

如今,海珠区的校园足球联赛已实现从小学到高中全年龄段覆盖,联赛构造是上学期U8、U10、U12、U13、U15、U18,下学期U7、U9、U11、U14、U16-17,实现了整个学年的覆盖。而高中组在近年也迎来了重大创新,原来的男子组比赛拆分为男子超级组(11人制)和男子普通组(8人制),在男子超级组中,广州市第五中学和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固定参赛队伍,另外2支参赛球队则由12支普通组参赛球队通过普通组的赛事决出。

钱潇敏介绍:“把广州五中和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两支强队固定在超级组后,普通组学校既能够通过普通组争取好名次,又能在完成普通组的比赛后马上在超级组和两支强队进行过招,这极大促进了大家的参与热情。”

海珠区校园足球联赛的改制,让钱潇敏体会到了,赛制的安排,不但会影响到参赛球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各个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力度。因此,在海珠区做了充分的实践和调研之后,钱潇敏以海珠区为蓝本,将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应用至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当中,造就了今年赛制方面的变化。

完成了今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的工作,钱潇敏对赛事改制效果进行总结后,对海珠区校园足球的下一步发展又有了自己的新想法。钱潇敏介绍,海珠区之所以能够拥有深厚的足球底蕴,一方面是有很多有情怀的足球人愿意在海珠扎根,他们有的是在基层当了多年的青训教练,有的是海珠区本土的孩子在毕业后重回海珠投入到足球事业当中;另一方面,海珠区拥有燕子岗体育场、洪德球场、宝岗体育场三大足球训练场地,而围绕在场地周边的学校,大多数都享受到了这些场地所带来的足球资源,不少海珠区的学生从小就开始在这些场地中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

然而,随着体育和教育水平的发展,海珠区与其他各区的校园足球在近年来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是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总数越来越多,这让一些社会青训俱乐部开始慢慢走进校园,为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专业力量;其次,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接触足球,值得重视,无论是学校组队还是比赛组别设置,都要开始考虑女足项目的建设;海珠区虽然是足球传统强区,但学生的多元发展意味着他们不一定会选择足球作为自己锻炼的项目,因此学校应以足球为本,同时兼顾其他体育乃至文化、艺术项目平台的搭建,而校园足球运动开展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可以应用到其他项目的开展当中。

钱潇敏表示:“体教融合,校园足球永远都是一个重要抓手,广州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十年磨一剑,下一步完美让更多孩子接触到足球,让更多踢球的孩子在足球运动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同时让他们通过足球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我想这是每个校园足球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